深评:中美贸易战又起 汽车业殃及几何
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 传递信任 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 中国质量万里行315online.com
岗位职责:1、大专以上学历;2、初级以上会计职称3、有代理记账工作经验,有初级会计职称者优先。(二)、会计类项目:1、初级、中级、注会、税务师、MACC考前培训;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直、芗城、龙文面授培训点);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程类、经济类)(四)学历教育:自考、函授、网教(专科、本科)有关更为详细信息,请浏览网站http:///因业务需要诚聘英才!漳州市祯香食品有限公司系一家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工厂位于龙海紫泥的九龙江边上,占地40亩,现有厂房与宿舍等近35000平方,以生产台湾风味肉制品为主,鱼制品为辅公司,曾获得诚信企业称号,公司产品主要以祯香牌系列肉制品、鱼制品在国内市场及东南亚销售深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现主要产品有:牛肉干,猪肉干,猪肉脯,牛肉棒,儿童肉松,海苔肉松,鱼松,等产品,在国内全部省市皆有销售,本着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的原则用心经营,坚持从原料的选配至工艺等每个流程的严格控制,秉承诚信创新健康责任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与壮大,在此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加入。
是专业从事家具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拥有从德国、台湾引进的成套实木家具、床垫、沙发生产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由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藿香、紫苏叶组成,其中中药成分性味温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暑湿所致的感冒,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丰田镇东方村319国道旁,公司占地面积㎡,我们是一家追求使命感的数控自动化精密机械的台商独资企业,主要从事三轴以上的数控机床、数控系统伺服装置制造;橡塑胶数控机械及上述相关零配件的生产、加工,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17年的市场开拓,在全国拥有几十个代理商,上万家加盟店。七、组织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定期组织产品质量分析,了解和掌握生产制造的各种质量信息,根据实际提出改进产品、提高质量的具体方法,研究制订下步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近日,美方突然出台5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中方第一时间反制,回应500亿美元加征举措,美方对此表示“2000亿+2000亿美元”加征方案枕戈待旦。原本有平息之势的中美贸易战,为何硝烟重燃?贸易战还将发展到何种地步?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筹码又会受到哪些影响?消费者买车是否会面临政策不稳定性问题?诸多问题敬请看本期深度分析。
本期行业评论员——智电汽车专家团,由一群拥有汽车专业硕、博士学历,十年以上汽车产业工作经验,分布在高校、汽车行业协会、零部件公司、主机厂、咨询公司等不同产业环节链条上的资深人士组建。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升级之际,向更多的人分享汽车产业的新科技。
本文作者:胡玉峰,先后从事汽车电控开发、整车试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咨询等工作,曾参与国家863重大项目、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工程院“汽车强国战略”等10余项重大研究/行动,擅长汽车产业评论分析与政策解析。
本期精华导读
★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大国地位之争,是世界权利争夺的表象,从这个角度来讲,贸易战不可能轻易结束。
★ 中美贸易战中,当前汽车体量微乎其微,但中美两国仍将汽车作为“保留对象”,其背后原因在于《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扩张时机来临。
★ 短期内,美国本土生产的外资豪华品牌将受到严重冲击,价格劣势急剧拉大。
★ 受特朗普制造业回流的执政策略影响,美国本土生产的外资豪华品牌即想转移生产基地来规避贸易战纠纷,又难以明目张胆执行,颇为难受。
★ 中长期来看,汽车关税单向加征是大概率事件,有意购买美国进口车的消费者,建议从速入手或者转移购车目标。
一、中美贸易战硝烟重燃
在中美两国密集外交斡旋和双边沟通下,2018年5月20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贸易战不打了”的言论甚嚣尘上。
好景不长,2018年6月15日美国突然单方面发布声明,宣称对原产地为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7月6日先对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剩余160亿美元待征求意见后再做定夺。
24小时之内,我国商务部迅即接招,一纸堪称同个模子刻出来的公告有力的回击了美方的“出尔反尔”,同样是500亿美元,同样是7月6日先执行340亿美元,针尖对麦芒。
我国商务部回击后,美方放出风声:“正在讨论后续2000亿+2000亿美元”的进一步加征关税方案。双方你来我往,硝烟味逐日浓厚,此前平和的气息一扫而空。
剧情反转符合笔者此前的预判:“中美贸易战不会轻易结束”。因为,本质上这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的权利和地位之争,虽然武力形式的战争形态已难以上演,但经济形式的贸易战乃至终极的货币战,将持续存在于这场全球NO.1的争夺过程中。
所以,作为战略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贸易战很难避免,寄希望于美方“悬崖勒马”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汽车产业为何再被牵连?
不管是在美方和中方前期公布的拟加征关税目录中,还是在本次正式加征关税目录中,汽车均赫然居于其中,且基本覆盖所有主要的进出口汽车类别。
但实质上,汽车在中美双方的贸易额中基本唱不了主戏。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298亿美元,中国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而中美双方从对方进口的汽车金额则仅为130.7亿美元和14.3亿美元,分别仅占8.49%和0.33%。
如此低的占比,为何偏偏要拿汽车说事儿?在笔者看来,美方的核心在于抑制《中国制造2025》,而中方则仅仅是以牙还牙。对此,美方毫不避讳,USTR甚至直接明目张胆的写到了背景申明里面,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战略崛起、构建21蛋神28世纪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后一块基石,必须搬掉。
而《中国制造2025》里面,已经明确将发展先进汽车制造业和推动汽车产业海外扩张作为重要内容。因此,虽然当前占比仅为0.33%,但在起步期就给中国车企的出口计划当头一棒、并示范给其它“盟友”效仿,是美国人把汽车划进目录里的真实目的。
关税加征谁最受伤/消费者何时买车
三、关税加征谁最受伤?
首先,双方对汽车单向加征25%的关税,美方受到的冲击更大。自2018年7月6日起,原产地为美国的汽车产品普遍将被中国征收40%的关税,而原产地为中国的汽车普遍将被美国征收27.5%的关税。但前面已经提及,中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量高达28.02万辆,涉及金额130.7亿美元,远高于美方从中国进口的规模。所以,中方被加征的税额不到3亿美元,而美方被加征的税额则预计在50亿美元左右。
其次,落差效应将导致美国本土制造遭遇价格劣势。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相关规定,2018年7月1日后,进口汽车将执行15%的关税税率;而2018年7月6日后,进口至美国的汽车将被加征25%关税税率。换句话说,美国本土造与其他国家造有了25%的关税差额,这种落差将导致美国本土造受到国内市场排斥。以一辆林肯MKX为例,加征25%关税后将直接增加15万元左右的购车成本(对消费税等后续税种有叠加计算效果),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美系品牌中受直接冲击最大的为林肯和特斯拉。2017年国内共计进口林肯品牌64738辆,居TOP10第7位,高居美系品牌第1位。显然,林肯正欲加大攻势但却被来了个绊马索。毫无疑问,林肯国产化进程必然加快,否则明年销量腰斩并无不可能。难兄难弟还有特斯拉,2017年其进口量达到了2万辆左右,仅代理公司拓速乐就进口了17011辆。
美系品牌还将受到零部件的间接冲击。此前两年,上汽通用已计划在未来3年从美国采购价值22亿美元的零部件产品,福特中国在未来3年从美国进口的整车及备用零部件的总额将达到95亿美元(未公布明细)。受中方反击目录第545项“变速箱及其零部件”的条款约束,通用福特的高端变速箱(如8AT)也面临国产化的压力。
德系品牌无辜躺枪。虽然中方的反击政策针对的是美国,但由于通关时只考虑生产地不考虑品牌从属国,所以德国车企在美生产的出口车型将无辜躺枪,成为政策的牺牲者。粗略统计,仅宝马就将有X5、X6等上量的SUV车型受到影响,而宝马X5在2017年的国内进口量已经高达56151辆。宝马美国Spartanburg工厂是全球最大的X系列生产地,未来支撑宝马品牌高端形象的宝马X7也将在此国产,中国是该车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由于X7只在美国Spartanburg工厂生产,X5等车型还有泰国工厂等,可见X7将受到较大关税影响。
日系品牌坐收渔翁之利。相比宝马、奔驰,日系品牌虽有众多车型在美投产,但无论是讴歌还是斯巴鲁,主要生产的车型国内进口规模都极小,雷克萨斯这一最大走量的品牌又主要来自于日本九州工厂和田园工厂。所以,日系在这次中美加征汽车关税的冲突中,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如无意外,其2019年将继续巩固国内进口车市场NO.1的地位。
四、车企如何应对?
国与国争,车企可不想当挡箭牌。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三条路:积极开展政治斡旋、加速国产化、产能转移。政治斡旋这里不多谈,我们主要关心加速国产化和产能转移的事。
对于加速国产化,不管是中系、美系品牌,都会受关税政策刺激,考虑到对方国家投产建厂的事情,或者将进口产品加速导入已有生产基地。美系品牌肯定会选择加速导入,但特斯拉这类原先没有生产基地的品牌,将面临发改委投资新政的约束,难度增大。中系品牌则会考虑到美国或周边国家建厂,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车企能干的事。
对于产能转移,德系和日系会更加倾向。在博弈结局尚未明朗化的态势下,德系和日系作为第三者显然不会蹚浑水,保留现有基地仅做产能调配转移显然更稳妥。比如,奔驰GLE和GLS在印度、印尼等国有生产线,可以实现快速切换。
但无论如何,车企特别是外资豪华品牌夹在特朗普“制造业回流、不在美国产就惩罚”和“不转移就是高关税”之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至极。所以一举一动都必须慎重思考,否则容易招致无妄之祸。
五、消费者如何判断买车时机?
在双方公布加征关税消息后,此前已经宣布降价的特斯拉再次率先回应:“暂停部分车型预订”。确实,政策走向不明,特斯拉也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未来交付的车会实行哪种报关计税方式,所以干脆就停止预订,省的解释不清引起纠纷。
那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如何来判断买车时机呢?
在笔者看来,加征关税已经是极大概率事件,所以消费者如果有意向购买美国本土生产的进口车,请越快购车越好,尽量抢在7月6日之前,以有现车为佳,否则政策实施后,所购车辆再办理清关手续时也会被割一刀。而且这类细分市场的走势是“库存少的先涨,库存多的后涨”,可以作为参考。
消费者如果只是想购买进口车而不限定于美国本土生产,请不用过于着急购买。毕竟政策实施后还有一段时间发酵期,市场调整效果不会立即体现,更大的优惠应该还在后面,所以可以更加宽裕和从容的进行挑选和比较。
六、总结
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中国品牌能够更好的发力,早日建设出中国自己的宝马、自己的奔驰、自己的雷克萨斯乃至自己的兰博基尼。与加税让对方恐惧相比,笔者更宁愿看到,我们恐惧对方加税,因为那说明,《中国制造2025》实现了。